当前位置:首页 -> 元代诗词曲:>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元代·马致远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元代·马致远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副标题: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元代马致远

作者:【元代·马致远】  分类:元代诗词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本文是元代·马致远所作古诗词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,主要原文内容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-春将暮,花渐无,春催得落花无数……等的原文全文、注释译文或赏析及作者简介等内容

古代诗词之元代文人马致远所作的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原文全文、译文、赏析在线阅读及作者简介

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-元代·马致远

【正文原文全文】:

春将暮,花渐无,春催得落花无数。春归时寂寞景物疏,武陵人恨春归去。
一阵风,一阵雨,满城中落花飞絮。纱窗外蓦然闻杜宇,一声声唤回春去。
云笼月,风弄铁,两般儿助人凄切。剔银灯欲将心事写,长吁气一声欲灭。
磨龙墨,染兔毫,倩花笺欲传音耗。真写到半张却带草,叙寒温不知个颠倒。
从别后,音信绝,薄情种害煞人也。逢一个见一个因话不说,不信你耳轮儿不热。
从别后,音信杳,梦儿里也曾来到。问人知行到一万遭,不信你眼皮儿不跳。
心间事,说与他,动不动早言两罢。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,我心里怕那不怕。
人初静,月正明,纱窗外玉梅斜映。梅花笑人休弄影,月沉时一般孤另。
八千里,愁万缕,望不断野烟汀树。一会价上心来没是处,恨不得待跨鸾归去。
研香汁,展素纸,蘸霜毫略传心事。和泪谨封断肠词,小书生再三传示。
实心儿待,休做谎话儿猜,不信道为伊曾害,害时节有谁曾见来,瞒不过主腰胸带。
江梅态,桃杏腮,娇滴滴海棠颜色。金莲肯分迭半折,瘦厌厌柳腰一捻。
思今日,想去年,依旧绿杨庭院。桃花嫣然三月天,只不见去年人面。
蝶慵戏,莺倦啼,方是困人天气。莫怪落花吹不起,珠帘外晚风无力。
他心罢,咱便舍,空担着这场风月。一锅滚水冷定也,再撺红几时得热。
相思病,怎地医?只除是有情人调理。相偎相抱诊脉息,不服药自然圆备。
心窝儿兴,奶陇儿情,低低的啀声相应。舌尖抵着牙缝冷,半合儿使的成病。
香罗带,玉镜台,对妆奁懒施眉黛。落红满阶愁似海,问东君"故人安在"?
青纱帐,白象床,晚凉生月轮初上。谁家玉箫吹凤凰,教断肠人越添惆怅。
如年夜,人乍别,角声寒玉梅惊谢。梦回酒醒灯尽也,对着冷清清半窗残月。
蔷薇露,荷叶雨,菊花霜冷香庭户。梅梢月斜人影孤,恨薄情四时辜负。
琴愁操,香倦烧,盼春来不知春到。日长也小窗前睡着,卖花声把人惊觉。
因他害,染病疾,相识每劝咱是好意。相识若知咱就里,和相识也一般憔悴。

【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注释译文】

1.风弄铁: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。铁,铁马,悬挂在檐边的小铁片或小铃铛。
2.两般儿:指“云笼月,风弄铁。”凄切:十分伤感。
3.剔银灯:把银制的油灯挑亮。
4.蓦然:突然,忽然。杜宇:子规鸟,鸣声凄厉,引动游子乡思。


一阵风,一阵雨,城中满是飘飞的花絮。纱窗外忽然听见子规鸟的叫声,一声声把春天叫走。

月亮被层云笼罩,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,叮当作响,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。起身挑挑灯芯,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、所有的悲苦、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,可是又长叹一声,想把灯吹灭,不再写了。

【《【双调】寿阳曲·春将暮》赏析】

一阵风 :

      晚春时节的“一阵风,一阵雨”,就要把春天带走,而不是“风雨送春归”。风卷起满城飞絮,雨摧落花满城。这形象地点化出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。突然听到纱窗外杜宇声声啼叫,“不如归去”,希望杜宇把春叫回去,春欲归去,又是暮春时节,时间的流逝特别快,更带惜春之情。

云笼月:

      月亮被层云笼罩,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,叮当作响,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。起身挑挑灯芯,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、所有的悲苦、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,可是又长叹一声,想把灯吹灭,不再写了。前三句写凄凉情景,天空中一轮孤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,满耳听到的尽是风吹房檐间挂的铁片发出的声响,这无限凄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。妙在后两句,本欲剔亮银灯叙写心事,谁知因一声长叹却将灯吹灭。委婉含蓄地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心事的凄凉、沉重。将灯挑亮而又吹灭,更提示出她在凄楚的夜晚,欲说还休却又无法打发悲哀的复杂心情。主人公因爱极而生的怨恨心态,表现得极其微妙曲折,细腻真切。喜爱马致远的《寿阳曲》: 云笼月,风弄铁,两般儿助人凄切。剔银灯欲将心事写,长吁气一声吹灭。 虽说元曲有“俗”与“白”之说,但马致远恰如其分地抓住“长吁气”,结果就是把灯吹灭,心事也只好长埋心底,命运何尝不是如此! “月”的寒光被“云”“笼”得忽明忽暗;“铁”的冷音被“风”“弄”得时大时小;月光、云影、铁音、风声,怎么就都是一双一对的?我的爱人啊!你在何方?如此长夜,光影只会令我更凄凉,声音让我更悲切。连命运也如此捉弄我,长叹一声却将希望之火也吹灭了。

【作者马致远简介】

马致远-元代文人。 马致远(约1250—1321以后),字千里,号东篱,(一说名不详,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元大都(今北京)人,元代戏曲作家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约在至元1250年,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。”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,大都(现今北京)人。因《天净沙·秋思》而被称为秋思之祖(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)(8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书诗词曲三首之一)。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,《汉宫秋》是其代表作;散曲120多首,有辑本《东篱乐府》。青年时期仕途坎坷,中年中进士,曾任浙江省官吏,后在大都(今北京)任工部主事。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,隐居田园,以衔杯击缶自娱,死后葬于祖茔。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,是“贞元书会”的主要成员,与文士王伯成、李时中,艺人花李郎、红字李二都有交往,也是当时最著名的“元曲四大家”之一。(四大家包括关汉卿、白朴、马致远、郑光祖。)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,名气也很大,有“曲状元”之誉。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,今存《汉宫秋》、《荐福碑》、《岳阳楼》、《青衫泪》、《陈抟高卧》、《任风子》6种,另有《黄粱梦》,是他和李时中、红字李二、花李郎合作的。以《汉宫秋》最著名。散曲有《东篱乐府》。


相关内容

推荐内容

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