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《早渡长芦江》宋代梅尧臣
作者:【宋代·梅尧臣】 分类:【宋代诗词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带月出寒浦,残星浸水濆。
帆开风色正,舟急浪花分。
雾气横江白,鸡声隔岸闻。
天晴建业近,钟岫起孤云。
【注释】
⑴渡水濆:清康熙本《六合县志》作“渡水清”;朱东润所著《梅尧臣诗选》引作“侵水濆(濆:水波涌起。)”。渡:《全宋诗》作“浸”。
⑵建业:即今南京市。
⑶钟岫:指钟山,即紫金山。岫:山峰。
【译文】
寒夜的天空,月亮还高高的挂着,稀疏的星星点缀着,我们的船驶出了港湾,江水湍急,风浪很急。幸好是顺风,船工升起帆,迎风前进。船快速行驶,两舷边浪花飞溅。水面上薄薄的雾气升腾,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,白茫茫一片,我们可以听到对岸雄鸡的报晓声,天也慢慢的放晴,很快就要到建业(南京)了,渐渐地可以看到前面孤云衬托的紫金山。
宣城古名宛陵,故世称宛陵先生。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他与欧阳修、苏舜钦齐名,并称“梅欧”或“苏梅”。他曾多次经过长芦,并留下许多诗作。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曾经在长芦逗留,从长芦出发向南京进发。由于长江水急湍流,又正遇下雾,夜晚恶劣的天气,他们必须在长芦留宿,第二天再上路才是安全的。
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、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。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,描画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。本诗主要记述了作者带月渡江的经历,在简练的诗句中,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,急驶的渡船,飘散的晨雾,飞溅的浪花,隔岸的鸡声,山顶的孤云,形象丰富生动,虽然没有直接写人,但是通过这些不断变化意象,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翘首船头,吟诗抒怀的身影。
梅尧臣-宋代文人。梅尧臣(1002年—1060年),字圣俞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宛陵先生。梅询从子。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、《唐载记》、《毛诗小传》等。词存二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