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丁谓 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宋代丁谓简介
![]() |
姓名:丁谓 | 名号:字谓之 |
性别民族:男- | 朝代:宋代 | |
籍贯: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 | 生卒:公元966--公元1037 | |
评价或成就: | ||
作品: |
丁谓(公元966~公元1037),北宋大臣、文学家。
字谓之,后更字公言,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
少时与孙何友善,游场屋时同袖文谒王禹偁,王大奇之,以为韩、柳后二百年始有此文,世人称之“孙丁”。
淳化三年,登进士甲科,为大理评事,通判饶州。
逾年,直史馆,以太子中允为福建路采访使,改转运使,为三司户部判官。
领峡路转运使,迁刑部员外郎。
权三司盐铁副使,擢知制诰,判吏部流内铨。
景德四年,知郓州,兼齐、濮等州安抚使。
明年,召为右谏议大夫、权三司使,加枢密直学士。
大中祥符初,造作天书祥瑞之事,助真宗封禅泰山,迁给事中,拜三司使。
祭祀汾阴还,进户部侍郎,参知政事。
历工、刑、兵三部尚书,出知异州。
天禧初,徙保信军节度使。
三年,复参知政事,除枢密使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仁宗以太子听政,加门下侍郎兼太子少傅。
出知河南府,未行,复入相。
乾兴元年,封晋国公。
仁宗即位,进司徒兼侍中,为真宗山陵使,坐与内侍相勾结获罪,降太子少保,分司西京,再贬崖州司户参军。
在崖州三年,徙雷州。
明道中,以秘书监致仕,居光州。
景祐四年卒,年七十二。
丁谓为人机敏有智谋,博闻强记,善于文章,尤工歌诗,王禹偁以为“其诗效杜子美,深入其间;其文数章,皆意不常而语不俗,若杂于韩、柳集中,使能文之士读之,不之辨也”(《送丁谓序》)。
工四六文,言辞婉约,用典贴切,王铚称赏其《北迁道州谢表》中“心若倾葵,渐暖长安之日;身同旅雁,乍浮楚泽之春”之句(《四六话》卷上)。
参预西崑派诗人唱酬,风格与西崑派相似。
在海南作《山居》诗,有“草解忘忧忧底事,花名含笑笑何人”句,时人以为精巧隽永(《归田录》卷一)。
其馀诗如《途中盛夏》、《公舍春日》、《煎茶》等篇亦为人传诵。
亦能词,《凤栖梧》词描绘江南春景:“九陌风光好,堤柳岸花连复道”,也清丽生动。
著有《丁谓集》八卷、《虎丘录》五十卷、《刀笔集》二卷、《青衿集》三卷、《知命集》一卷(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七)。
著述仅存《丁晋公谈录》一卷,有百川学海本。
《全宋词》第一册收其词二首。
《全宋诗》卷一○一至一○二录其诗二卷。
《全宋文》卷二○八收其文一卷。
事迹见《宋史》卷二八三本传。
今人郑再时编《西崑唱和诗人年谱》有丁谓年谱。
又巴蜀书社1998年出版日本池泽滋子著《丁谓研究》,附有年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