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陈楠 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宋代陈楠简介
姓名:陈楠 | 名号:字南木,号翠虚 | |
性别民族:男- | 朝代:宋代 | |
籍贯:惠州博罗县 | 生卒:?--1213 | |
评价或成就: | ||
作品: |
陈楠(公元?--1213),宋代道士。
道教内丹派南宗五祖之一。
字南木,号翠虚。
白玉蟾师傅,惠州博罗县(今广东惠阳东)白水岩人。
平时以盘栊箍桶为生,悟性超人。
相传他在黎姥山遇神人得景霄大雷琅书(即道士设坛关请雷神驱邪诛妖的雷法秘书),南宗从陈楠开始,就兼传雷法。
后来从师薛道光,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,修习清修丹道,常以土掺符水,捏成小丸,治病救人,无不灵验,人称“陈泥丸”。
平时衣衫褴褛,尘垢满身,终日烂醉,莫测所思。
后来定居长沙,随口吟诗,皆成文理,但世人多不解其义。
后来把他的丹法传授给琼山白玉蟾。
著有《翠虚篇》,继承南宗传统,反对房中御女术,主张独身清修。
嘉定五年(1212年),陈楠作《罗浮翠虚吟》,将金丹要籍、雷霆秘书尽传白玉蟾。
同年,郝大通逝于宁海先天观。
嘉定六年(1213年),陈楠水解于漳州梁山。
陈楠有弟子鞠九思、沙蜇虚、白玉蟾等人。
著作有《翠虚篇》(《道藏》)、《泥洹集》(《道藏辑要》奎集)等。
陈楠的内丹道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《翠虚篇》中。
《翠虚篇》一卷,包括七言歌诀《紫庭经》、《大道歌》、《罗浮翠虚吟》,短文《丹基归一论》以及《金丹诗诀》百首和词三首。
陈楠《翠虚篇》着重于阐发南宗修道之秘,在叙述中尽量删繁就简,削枝见干,将炼丹密诀与面纱一一揭开,让人们准确清晰地了解南派真传的根本内容。
故王思诚谓“此诚学仙之快捷方式,世之妙道,其精微简要之语,尽在乎翠虚一篇。
”陈与行也说:“自丹经行于世,几千万卷,高者入虚无,下者骋怪幻。
如先生之书,刬烦趋要,剔伪辨真,开后学以从入之涂,归宿之地,凿凿乎有所据依。
”可见《翠虚篇》在众多丹经中的地位。
金丹南宗从陈楠开始兼行雷法。
雷法又称五雷正法,东晋南北朝时已出现萌芽,至唐代,初唐道士邓紫阳开创北帝大法,叶法善传承洞渊道法,大行于世,已具备雷法的基本特征。
至北宋末,出于混一道教以合流佛教的考虑,宋徽宗大力支持神霄派,并集结当时各派高道,共同建构了融摄当时道教界内丹、符箓两大道法系统的神霄雷法。
当时几乎所有道派的高道如茅山宗的刘混康、天师龙虎宗的张继先、神霄派的林灵素、王文卿等,均参与其中,陈楠对神霄雷法的构建和传播贡献很大。
南宗从张伯端、石泰至薛道光三位祖师,均以修真炼丹为要旨,于符箓道法并无太多着力。
当然,张伯端、石泰时期雷法尚未成势,雷法待兴时薛道光刚得全诀,正在专意隐居修炼以证道。
陈楠虽然刚得薛道光传授道法,资历尚浅,又很年轻,但有纯正的张伯端丹法为基础,掌握世上流传的雷法很容易,施法时威力也会倍增,故很快名闻于世。
并被擢为道官,见证了这场由张伯端肇其端,林灵素扬其波,宋徽宗强力推动的融佛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。
在雷法实践中,陈楠设定了南宗以内丹为体,雷法为用的道法体系。
陈楠认为炼就内丹,不仅可令人长生不老,脱胎换骨,而且还可以“役使鬼神,呼召雷雨”(《修仙辨惑论》)。
所传景霄、邵阳雷法更为强调内炼成丹为外用符篆之本。
陈楠得张伯端金丹道嫡传,其内丹成就远高于当时的神霄派高道,故其雷法刚猛激切,威力巨大。
同张继先、刘混康的情况类似,陈楠得神霄雷法较林灵素为早,更早于王文卿,因此不能说陈楠所传雷法属王文卿一系的神霄雷法。
只能说,陈楠所传雷法与王文卿一系雷法同属神霄雷法。
陈楠与张继先、刘混康、林灵素、王文卿一样,均为神霄派的创始宗师。
陈楠对南宗以内丹为体,雷法为用的道法体系的设定,直接影响了其弟子白玉蟾等人。
也对当时南宋境内各道派产生影响。
至南宋初中期,南宋境内各道派均显现出内丹与符篆融合的态势。
白玉蟾得“太一刀圭火符之传,九鼎金铅砂汞之书,紫霄啸命风霆之文”(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卷49),并在融合内丹与雷法、内丹与禅等诸多方面深化了陈楠的丹道思想。
南宗金丹法正是通过陈楠、白玉蟾的传承发展而臻于完善,并对后世持续产生影响。
“元代以后的全真派撰述,几乎无一不引证南宗诸祖”。
即使南宗弟子李道纯、金野庵等在归入全真道后,其学说虽不免受全真派的影响,但基本上仍以原南宗之学为主干,与北宗之说明显有异。
如李道纯著述中唯论性命、内丹,其内丹分三品之说,乃直承陈楠。
对于北宋末以降,道教各道派开始广泛施行的雷法而言,陈楠、白玉蟾师徒以张伯端嫡传丹法为基,雷法为用,夯实了雷法的哲学基础,并构筑起庞大的雷法道法体系,对于雷法的贡献,与张继先、王文卿等神霄宗师相比,并不逊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