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陈作霖 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近代陈作霖简介
姓名:陈作霖 | 名号:字雨伯 | |
性别民族:男- | 朝代:近代 | |
籍贯: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 | 生卒:1837--1920 | |
评价或成就: | ||
作品: |
陈作霖(1837-1920),近代诗人。
字雨伯,晚号雨叟、可园老人、冶麓老人、重光耄道人。
江苏江宁(今南京市)人。
咸丰元年(1851)中秀才。
光绪元年(1875)中举人。
曾得候补教谕衔,终生不得实授官职。
尝赋《雨叟自赞》曰:“不仕不隐,亦老自耆。
无益人士,自全天倪。
郭泰在汉,王通在隋。
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
”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民自居。
曾受徐世昌之邀,加入晚晴簃选诗社,参与《晚晴簃诗汇》的编选工作。
1919年以后卒。
陈作霖生于世代书香之家,聪颖好学。
13岁随父亲入斗门桥私塾读书。
15岁前几乎读完主要的儒家经典。
肄业于钟山、惜阴两书院。
光绪元年(1875年)中举,此后应进士试不第,就放弃科考,专心于教育、文学和史志学。
1868年,陈作霖随著名学者汪士铎学习古文。
其间,他参加了由汪士铎主持的金陵官书局校勘刊刻经史书籍的工作,得以博览群籍。
同治十三年(1874年)陈作霖参与纂修《上江两县志》,这是他进入方志领域的开始。
1875年参加江南乡试,中第八名举人,中举后,曾三次北上参加礼部会试,未被录取,遂绝仕途之念,立志撰述,并以授读、校书、修志、著书为业。
三年后,他编写成《金陵通纪》,接着又用五年时间编纂了《金陵通传》。
后来,陈作霖又指导其子陈绐绂续志两种:《钟南淮北区域志》记钟山南和秦淮河北的山水街巷园林人物;《石城山志》记城西北事,于1919年刊成。
这些史志在当今编写《南京通志》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陈作霖少年即能诗,60岁以后始学填词。
论诗论文均主张打破门户之见。
宣统二年(1910)曾自述其诗歌创作历程曰:“予年才髫龀,即喜为诗,要不过谈经咏史、即景言情而已。
弱冠以来,适遭寇乱,幽忧抑郁,长歌浩歌,以避地之杜陵,为从军之王粲,而诗境一变。
壮年而后,运值中兴,角胜名场,文章尔雅,起南山之雾豹,逐东野之云龙,而诗境再变。
岁月不居,亦聿既耄,超然物外,山水方滋,白傅多讽谕之吟,谢客有登临之作,而诗境遂三变。
”(《<可园诗存>自序》)其诗题材广泛,数量很多,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尤伙。
如写于咸丰年间的《感事五首》、《近闻》、《喜雨》、《凤阳感事五首》等,主要是哀叹社会的动荡和自己飘泊不定。
写于同治年间的《乱后重游妙相庵园亭歌》、《秦淮杂感六首》、《楚南馆行》等则多哀叹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江南繁华地区的萧条。
《善后新乐府四首》揭露了清朝官府借处理太平天国善后事宜对民众的压榨。
著有《可园诗存》、《可园词存》、《可园文存》、《可园诗话》、《寿藻堂诗集》、《寿藻堂文集》、《寿藻堂杂存》、《炳烛里谈》、《养和轩随笔》;编有《金陵通纪》、《金陵通传》、《国朝金陵词钞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