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程若庸 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宋代程若庸简介
姓名:程若庸 | 名号:字逢原 | |
性别民族:男- | 朝代:宋代 | |
籍贯:休宁(今属安徽)人 | 生卒:-- | |
评价或成就: | ||
作品: |
程若庸,生卒年不详,南宋学者。
字逢原,休宁(今属安徽)人,学者称徽庵先生。
师事饶鲁、沉贵珤。
理宗淳祐间,聘爲湖州安定书院山长,后又应聘爲抚州临汝书院山长。
度宗咸淳间及进士第,授武夷书院山长,累主师席,从其游者最盛。
学宗朱熹,称二程之后,“由龟山 (杨时)、豫章(罗从彦)而延平(李侗),逮吾朱子,大成集焉,推其说以教天下后世,至明且备”(《斛峰书院讲义》)。
发挥杨时“古之学者以圣人为师”的思想,认为:“夫学者,学圣贤之所为也。
欲为圣贤之所为,须是学圣贤所得之道。
若祇要博古通今为文章,作忠信愿慤不为非义之士而已,则古来如此等人不少,然以为闻道则不可”(同上)。
进而指出:“学乎圣贤所知之道无他,主敬以立其本,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而已矣。
”(同上)断言: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,《大学》‘明明德’之工夫也;主敬以立其本,则又小学之工夫,而《大学》之所以成始而成终焉者也”。
(同上)认为圣贤之道贯通千古,有其“一定之义”,所谓义,“以此心言,莫若一诚字,诚者五常百行之根柢也; 以此理言,莫若一中字,中者应事接物之准则也。
对而言,则此心此理不可偏废;单而言,则心不外乎此理,理不外乎此心,诚可以兼中,中亦可以兼诚”(同上)。
在对“道”及“道”与“心”之关係的具体阐释上,反映出其在宇宙观上有倒向陆九渊心学之倾向:“道为太极,造化之枢纽,万物统体一太极也。
心为太极品彙之根柢,一物各统体一太极也。
万化之流行,由于元亨利贞之四德者,天地之全体妙用也。
有人心之全体,而后天地之全体始于是而立焉。
人心之全体少有或亏,则天地之全体不能以自立矣。
有人心之妙用,而后天地之妙用始于是而行焉。
人心之妙用少有或戾,则天地之妙用不能以自行矣” (同上)。
其说以心之 “全体、妙用”产生天地之“全体妙用”,心为宇宙之本原、本源、根柢,颇近陆氏心学派思想。
又,南宋程端蒙尝撰理学启蒙教材《性理字训》,提鍊三十个理学范畴,以韵文(主四言)予以通俗疏释,若庸在此基础上撰成《性理字训讲义》,增广至六门一百三十八条,对在青少年中普及理学思想,颇著其力。
所著另有 《太极洪范图说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