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陈埴 分类:【诗人作者】 关注:0次 分享到:
宋代陈埴简介
![]() |
姓名:陈埴 | 名号:字器之 |
性别民族:男- | 朝代:宋代 | |
籍贯:永嘉(今属浙江)人 | 生卒:-- | |
评价或成就: | ||
作品: |
陈埴,南宋理学家。
永嘉(今属浙江)人,字器之,学者称“潜室先生”。
先后从师叶适,朱熹。
嘉定进士。
江、淮节度使赵山湘建明道书院,聘请埴为干官兼山长,从游者甚盛。
官至通直郎。
尝取《礼记·学记》“善问者如攻坚木,善待问者如撞钟”之意作《木钟集》,以问答形式阐发程朱理学思想,故后世将其与叶味道共创学派程“木钟学派”,埴墨守师说,亦兼取他说之长。
尝言:“性是太极浑然之体,本不可以名字言,但其中含具万理,而纲理之大者有四,故命之曰仁义礼智。
”认为“圣人之心,渣滓净尽,统体光明,具众理而该万用。
”(《宋元学案·木钟学案》)强调持敬慎独,认为“洒扫应对虽是至粗浅事,但心存则事不苟,此便是上达天理处。
慎独是存主此心,存此心,便是存天理。
”(同上)又云:“君子持敬成熟,开眼便是此理,更不待渐次安排。
”(同上)强调克己。
并认为“仁者心之全德”,“心生物也,而所以能生者,以有仁也”。
(同上)坚持心即理、性即理的观点,他说:“天理与心为一,不可脱离于片时,如衣之在人身,不可脱舍也。
”“心体昭融,其大无外,包具许多众理,是之谓性,性即理也”,“性与天只是一理”。
(同上)故主张尽心、穷理、知性、知天。
又认为“心居性情之间,向里即是性,向外即是情”,(同上)即“人欲”,故强调内修,以达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的目的。
陈埴的思想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全祖望评曰:“永嘉为朱子之学者,自叶文修公(味道)与潜室始。
文修之书不可考,《木钟集》犹有存焉。
自是而永嘉学者渐祧艮斋(薛季宣)一派矣。
”(同上)除《木钟集》外,另著有《禹贡辨》、《洪范解》、《王制章句》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