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清代诗词:>《咏芭蕉》清代·郑板桥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《咏芭蕉》清代·郑板桥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副标题:《咏芭蕉》清代郑板桥

作者:【清代·郑板桥】  分类:清代诗词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本文是清代·郑板桥所作古诗词《咏芭蕉》,主要原文内容咏芭蕉-芭蕉叶叶为多情,一叶才舒一叶生……等的原文全文、注释译文或赏析及作者简介等内容

古代诗词之清代文人郑板桥所作的《咏芭蕉》原文全文、译文、赏析在线阅读及作者简介

《咏芭蕉》-清代·郑板桥

【正文原文全文】:

芭蕉叶叶为多情,一叶才舒一叶生。
自是相思抽不尽,却教风雨怨秋声。

【《咏芭蕉》注释译文】

芭蕉叶是那样多情,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。(芭蕉叶初生多卷曲,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,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不断。)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,倒也罢了,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,更能惹动无限愁思。

【《咏芭蕉》赏析】

这是一首咏物诗。正如王国维所说“以我观物,则物皆著我之色彩”,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,认为“一叶才舒一叶生”,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。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,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。

【作者郑板桥简介】

郑板桥-清代文人。郑板桥(1693-1765),原名郑燮(xiè 音:“谢”)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应科举为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)进士。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有政声“以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遂乞病归。”做官前后,均居扬州,以书画营生。工诗、词,善书、画。诗词不屑作熟语。画擅花卉木石,尤长兰竹。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,藉草书中之中竖,长撇运之,多不乱,少不疏,脱尽时习,秀劲绝伦。书亦有别致,隶、楷参半,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间亦以画法行之。印章笔力朴古逼文、何。为人疏放不羁,以进士选县令,日事诗酒,及调潍县,因岁饥为民请赈,忤大吏,罢归,居扬州,声誉大着。恣情山水,与骚人、野衲作醉乡游。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、僧壁,随手题句,观者叹绝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,手书刻之。所作卖画润格,传颂一时。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其诗、书、画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竹。一生画竹最多,次则兰、石,但也画松画菊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
点击搜索:咏芭蕉 郑板桥 清代 咏物 抒情 哀怨相关内容

相关内容

推荐内容

热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