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大小李杜 -> 杜甫:>《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》唐代·杜甫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《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》唐代·杜甫全文在线阅读赏析

副标题:《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》唐代杜甫

作者:【唐代·杜甫】  分类:唐代诗词】  关注:0次  分享到:


本文是唐代·杜甫所作古诗词《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》,主要原文内容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-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……等的原文全文、注释译文或赏析及作者简介等内容

《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》-唐代·杜甫

【正文原文全文】:

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。
天寒落万里,不复归本丛。
客子念故宅,三年门巷空。
怅望但烽火,戎车满关东。
生涯能几何,常在羁旅中。

【注释译文】

注:
蓬:蓬草。枯后根断,遇风飞旋。常用来比喻征人游子漂泊不定的行踪。
漂:通“飘”。
戎车:战车。
关东:函谷关以东。
几时:多少,指时间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同上首亦是作于乾元元年,整首诗从蓬草的离根远去引起感触,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而又不得不辗转外乡的感慨。
开头四句以蓬草起兴。飘忽不定的蓬草,不是生来就没有根,而是由于严寒和狂风的摧逼,每到天寒地冻的时节,蓬草根枯,随着大风飞旋,孤独地飘向远方,不能再回到它生长的地方。诗人用蓬草的根,比喻自己的故乡,用蓬草随风飘荡,比喻自己流落在外,用蓬草飘荡万里,比喻自己远离故土,西入秦州,用蓬草不再归本丛,比喻自己有家难归。这些比喻都非常形象、贴切、生动,也为下文作了铺垫。
在唐诗中,我们会经常读到带“蓬”的诗句,如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中:“走马兰台类转蓬”,这里所谓的“蓬”,多指飞蓬属某植物,因该属植物根浅株高叶多,重心不稳,秋天枯死,根株断开,易随风而逝,故称“飞蓬”“转蓬”。因此常在诗文中被诗人用来表达孤独寂寞、漂泊天涯之感。

“客子念故宅,三年门巷空”诗人人飘流在外,行踪不定,历尽艰难,“念故宅”写出了离乡时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“门巷空”则表明家人四散,各奔西东。这就更增加了他对亲人的惦记和对故乡的深情。
“怅望但烽火,戎车满关东”则揭示了阻隔回乡路途,亲人不能团聚的原因,家乡一带到处是烽火连天,安史叛军在函谷关以东正向官军发动戟,战乱未息,道路阻绝。
“生涯能几何,常在羁旅中”什么时候这种局面才能结束,展望前途,曲折坎坷,遥望故乡,归家无期,回顾自己,年华已逝,诗人不由得发出感慨。

【作者杜甫简介】

杜甫-唐代文人。 杜甫(公元712年-公元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 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、《北征》、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等名作。759年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点击搜索:遣兴五首·蓬生非无根 杜甫 唐代相关内容

相关内容

推荐内容

热门内容